跟著Google地圖遊日本東京-「町遊者-01」
(台東區⭢文京區⭢千代田區)捨棄地下鐵及忽略巴士的高度依賴方式,作個「町遊者」,開始依著Google地圖用散策步行方式,遊刃於日本東京都的小區中,拜訪住民心目中具知名度的聚集及信仰景區。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獲勝後,1600年(慶長5年)就任征夷大將軍,開啟了江戶時代,江戶因此一躍成為日本的中心,江戶時代的日本有著極為森嚴的階級規定,市民需按照身份居住在不同地區,而各階層居住的地區亦有著不同的行政結構;當時平民居住的地區被稱為町人地,也應此各町區的生活方式略有不同樣貌,這即是東京都雛形。據日本民間智庫森記念財團在2022年的排名,東京在世界都市綜合競爭力排行中位列第三,僅次於倫敦及紐約;經濟學人資訊社在2019年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在調查對象城市中,東京是排名第二位的宜居都市,而東京都也算是日本的新皇城及政治經濟中心,因此都內人文、歷史景點、經濟景區都是可圈可點的故事景點。
這樣迷人的「東京都」,也是我到訪日本最多次的城市,所以樣板式的東京都景點,已經算是熟門熟路;也因此現行到訪東京都,有時會棄地下鐵改搭乘巴士,做深度都民旅遊方式,藉由地面上運行巴士遊覽東京,畢竟有些景點是當你搭地下鐵旅遊看不到的;至於搭巴士的好處是,你絕對不會錯過任何好奇喜歡的景點,也就是你坐在行走在地面上的巴士上,看見吸引你的風景或人文景點時,你只要按下巴士下車鈴,在往回走即可,畢竟東京都巴士站的距離不像是地下鐵般那樣遙遠;也因為有了搭巴士遊東京都的經歷,開始喜歡上東京都住民式的旅遊方式,但此回介紹的東京都行程,我再次棄地下鐵及忽略巴士的高度依賴方式,開始了我散策遊東京都的「町遊者」旅人方式,至於旅遊方式很簡單,即是打開Google地圖先找到想到訪的旅遊景點,再規劃用散策的方式,將「點」串成「線」,再搭配短暫交通工具,將行程轉換成「面」,做深度的東京都住民旅遊方式,過程中拜訪了住民心目中具知名度的聚集及信仰景區,並捨棄了連鎖式的餐飲、食堂、喫茶店、咖啡廳...等,完完全全是地道東京都住民式的「町遊者」旅人方式,去品嚐及貼近東京都住民的生活景點及風格消費方式。
就讓我分享此回一日遊的「町遊者」散策行程吧!
此回「跟著Google地圖遊日本東京」散策規劃,先從可以享受季節銀杏氛圍的「上野恩賜公園」及「東京大學」作為散策的起點,畢竟季節風景有些時候是可遇而不可求(到訪時為冬季銀杏轉換季節),再由此一景點規劃,順著Google地圖開始尋找喜好的景點加入散策探訪行程,如下:
「上野恩賜公園」⭢「東京大學」⭢「舊岩崎家宅邸庭園」⭢「湯島天滿宮」⭢「神田神社」⭢「湯島聖堂」⭢「聖橋」⭢「東京復活主教座堂」⭢「御茶之水商圈」,全程大約6.5公里,中間過程還在住民的一般食堂用餐及氛圍是自己喜歡的喫茶店休息喝咖啡。(全程散策步行大約為6公里,約6小時上下的時程)
01 上野恩賜公園
是春季賞櫻,冬季賞銀杏最佳景點之一,公園內的博物館以及美術館、神社應該也是日本密度之最。曾經在此就規劃滿滿一天的行程都待在園內,有世界遺產的「西洋美術館」,存放「法隆寺」國寶的博物館,連園內的國際兒童圖書館我都到訪過,在這個曾經是屬於日本皇室,後來賜給東京都管理的公園,真的讓喜好的人不虛此行。(此回只在園內賞銀杏吃早餐)
02 東京大學
東京大學除了是日本最高學府外,校內的冬季銀杏並木知名度頗高,但校內的建築物可看性更高,有文政十年(1827年),為加賀藩第13代藩主所建的御守殿門(赤門),各式日式庭園、歐風建築及現代日本建築師的作品,都值得喜好者細細品味。
*東京大學 「本鄉校區」散策 https://www.berthuang.online/%E6%96%B0%E7%B6%B2%E9%A0%811
03 舊岩崎家宅邸庭園
原為三菱財閥岩崎家族私宅,內有西洋風格建築與日式庭園,園內的歷史建築物已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庭園由洋樓、和室、撞球室3棟建築及偌大庭園...等組成,建築物均開放參觀(入園須購票),入內參觀可以讓你回到明治時期,感受日本財閥地主當年的生活方式。
04 湯島天滿宮
位於東京都文京區湯島的湯島天滿宮,是關東三大天神之一,據說是管理「勝運與強運」和「學業成就」的神祇,所以吸引很多學生前往參拜,也是「文京花之五代祭」之一的「梅祭」舉辦地點,每年2月上旬左右神社內300棵梅花樹便會綻放爭妍。
05 神田神社
神社位置靠近動漫文化的發源地秋葉原,也是動漫作品常常入鏡的舞台,所以動漫愛好者也常常前來聖地朝聖。神田神社也是目前個人覺得除了淺草寺外,東京都市區內規劃最完整日式風格的神社,擁有華麗氣派的「隨神門」、氣勢頗高的主神殿「御社殿」、多樣「文化交流館」內有餐廳、紀念禮品店還有提供茶道、書法、摺紙、和服體驗的迷你工作坊(部分需付費),還有每2年在5月中旬連續舉辦6天「神幸祭」活動,是「江戶三大祭」之一,更與京都的祇園祭、大阪的天神祭並列「日本三大祭」。難怪受日本動漫創作者青睞。
06 湯島聖堂
即是東京孔廟,但名稱頗有氣勢,聖堂就指湯島聖堂中的大成殿,是由德川幕府第5代將軍德川綱吉所建,大成殿的建物本來仿造中國式樣,油漆成紅色的柱子,外觀為綠色。1799年按水戶孔廟改建建築物後塗成黑色,1922年湯島聖堂被指定為國家級歷史遺蹟,湯島聖堂在1923年發生的關東大地震中幾乎全毀,於1935年由伊東忠太設計大林組施工再次重建。建築風格有別於台灣孔廟建築,1975年中華民國台北國際獅子會贈送了一尊世界上最大的孔子矗立像於園內,園內還有蔣中正先生所提的「有教無類」匾額。但最有看頭的除了建築格局外,楓紅搭配建築頗具特色。
07 聖橋
是東京都一座跨越神田川、外堀通與JR御茶之水站的鋼筋混凝土拱橋,它位處於文京區與千代田區的交界點;但在日本鐵道迷的心目中「聖橋」算是一座實質上的聖橋,在「聖橋」上你可以目睹難得一見的景象,因為東京Metro丸之內線(紅色)、JR中央快速線(橘色)、和JR中央總武緩行線(黃色),三條不同目的地的鐵道在此分層交錯而過,將城市的動脈和歷史鐵道演繹史編織在一起,這裡常常也是電影與動漫喜歡的場景取景地,所以經過此橋你便會看見人群依偎橋上圍欄取景,等待著三車交匯,目前應該只剩在三車交匯時許願的夢幻傳說情節了!
07 東京復活主教座堂
東京復活主教座堂又稱尼古拉堂(日語:ニコライ堂),是一座位於日本首都東京千代田區神田駿河台的東正教教堂,也是日本正教會的總部、東京大主教區總堂;亦是日本第一座拜占庭風格的教堂,建築物本身具正統俄羅斯教堂的特色,在日本東京都的宗教建築上,除了「築地西本願寺」、「東京聖瑪利亞主教座堂」外,是目前遊歷東京都內時,個人覺得建築特色頗強的宗教建築。座堂內開放參觀(需門票),建議入內享受不同於佛教以及神道教的建築美感。
08 御茶之水商圈
「JR御茶之水站」是早在東京都旅遊還是以「JR山手線」為主的年代,我就拜訪過了,這裡以古書店著稱,在那個科技不發達的年代,這裡可是文青們聚集的地區,日本近代教育的發源地,因為位於文教區內,鄰近擁有多所大學校區,130年歷史神田古書店街、樂器店街、體育用品店街、日式喫茶店、各式日式、西式家庭料理店,東西文明交匯點;算是科技來臨前的青少年學生聚集之所,雖然無法跟現今的東京都新興時尚繁華商圈相比,走在其中往往會有步入昭和時期的假象。如果你已經逛膩了近十年的東京都,不仿來享受30年前的東京風情。
東京都是我經常到訪的日本城市之一,「住民式的生活旅行」方式已經取代我到訪熱門景點的目的,以前我常常只安排兩條線路的地下鐵旅行方式(為了是節省轉換地下鐵系統的交通費用),現在開始做個「町遊者」以散策步行的方式更接近小區的生活旅行方式,可以拜訪住民心目中具知名度聚集及信仰景區、品嚐不是連鎖店舖的住民食堂,享受家常的特色美食及獨立經營的咖啡(喫茶店)店舖...等。如果你已經是教條式的旅行老手,何嘗不跟我一樣,享受異國陌生又舒緩的「町遊者」旅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