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日本 富岡製絲廠和絲綢產業世界遺產群

作家相片: HaisenHaisen

富岡製絲廠和絲綢產業遺產群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工業遺產的代表,在世界工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富岡製絲廠和絲綢產業遺產群」在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1859年日本開埠通商之後,明治政府為了提升日本出口大宗生絲的品質和增產的目標欲設立製絲廠,因富岡附近盛行養蠶,可以確保作為生絲原料的優質蠶繭,因此在1872年建製絲廠於富岡,是明治維新後第一個由日本政府官方出資建造的,並由法國人參與設計與管理的現代製絲廠。富岡製絲廠引進了蒸汽機和法式繅絲機等西歐技術,並在群馬縣與三座養蠶相關資產(田島彌平舊宅、高山社遺址、荒船風穴)進行培育良種蠶的技術開發,而「富岡製絲廠和絲綢產業遺產群」不僅將生絲大量產業化,並將絲綢技術打破特權階層的氛圍,將其產值推廣到全世界,是以實現大量生產高品質生絲的「技術革新」與全世界的「技術交流」爲主題的近代絲綢產業。

但在1987年受全球生絲價格競爭的影響,富岡製絲廠停止生產,結束了生絲長達115年的製造歷史,富岡製絲廠和絲綢產業遺產群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工業遺產的代表,在世界工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富岡製絲廠除了製絲的技術外,其織造廠建築物的設計是法國人奧古斯特·巴斯琴繪製設計圖,由日本木匠和工匠參與建造,其工法參雜日、法等建築工法及物料,也因此織造廠建築本身也受國寶級的保護。



廠內的平面介紹圖,目前仍有些建築物在整治中並未全面開放(2018)。



東側蠶繭倉庫是此遺產入口,建築物是法國人奧古斯特·巴斯琴繪製設計圖,由日本工人和工匠們建立起來的,主要建築物都是由木頭組成骨架,利用磚塊砌成牆壁所建造出,名為「木材骨架磚瓦結構」的西洋建築方法,但屋頂則是用日本瓦修建的。



磚牆是使用了法式砌磚法砌起的。這種砌磚法是主要在法國北部的佛蘭德斯地方所使用的工法,也被叫做佛蘭德斯砌磚法。



此為東側蠶繭倉庫二樓的建築結構。



而被當成國寶的建築,還有當時的領導法國人伯內特的宿舍,是一座「科洛尼亞式建築」。



繅絲車間,進行從蠶繭取絲工作的建築物,設置了創業時期從法國導入的金屬制的繅絲機300臺,是當時世界最大規模的機器制絲車間。



目前廠內還有為數眾多自動缫絲機。



這是回復當時女工在廠內利用自動化機器繅絲的照片與情景。



當時繅絲器具。



除此之外也回復當時沒有自動繅絲機器時的施作方式。



現場並設有人工繅絲的設施供參觀民眾體驗。



並陳列有絲綢類種供民眾分辨體驗。



同時也在紀念品販售處,安排有特別製作之歷史回朔影片,供民眾更暸解「富岡製絲廠和絲綢產業遺產群」的歷史重要性。

「富岡製絲廠和絲綢產業遺產群」雖不是以風景名勝入選為世界遺產,但若你是抱著觀光的心情到來,除了感受到織造廠精心規劃安排帶你參館織造廠外,你能感受到鄉鎮裡全部動起來營造這個友善景點的力道,歡迎你到來。看過了多數的名勝遺產,來個不一樣的你也能收穫頗豐。



如何前往富岡製絲廠和絲綢產業遺產群

我是從東京都上野站搭(上越、北陸新幹線)至高崎站換乘上信電鐵至上州富岡站。



請注意到了高崎站要轉換上信電鐵,需要出站轉乘走一段路,所以要規劃好時間,因為上信電鐵班次並不多。



出上州富岡車站你就會看到代表的人偶お富ちゃん



如果搞不清楚方向,可以跟著地上的指引線走,大約10~15分鐘路程。



如果覺得累也可以搭乘上州富岡車站外的觀光巴士,車票100円/一次


|延伸閱讀



  • Instagram

Instagram

一個人的旅行記遇
2025標準字黑.png
© 2015 HUANGBERT 部分圖文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一個人的旅行記遇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