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日本奈良 法隆寺

作家相片: HaisenHaisen

相傳是7世紀時聖德太子建造的寺院,建於西元607年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築物,更是日本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蹟。


你可能去過日本最大木造建築「奈良東大寺」,但在奈良比「東大寺」歷史更久遠的木造建築就是這次到訪的奈良「法隆寺」,也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築物,更是日本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蹟,在1993年「法隆寺」建築物群和法起寺共同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築物」之名義列為世界遺產。



法隆寺又名斑鳩寺,相傳是7世紀時聖德太子建造的寺院,建於607年,占地18萬7千平方米,「法隆寺」是日本平城京時期的歷史建物,比京都的平安時代更早。

創建法隆寺是「聖德太子」(廄戸王)所構築的南都七大寺其中的一寺,是佛教傳入日本時修建的最早寺院之一,至於「聖德太子(廄戸王)」的相關典故及傳說更是列入日本教科書及曾印刷於日本萬元大鈔上,有興趣的不訪查一下。




「法隆寺」分為東西兩院,從南大門進入即會到達中門即是西院入口。

在法隆寺南大門前的階梯下有魚形雕刻的石頭,聽說下在大的雨,水位絕不會淹過這塊石頭,其實原因是法隆寺建造在排水性良好的地盤之上,所以連寺內也沒有設置排水口。



進入南大門後,中門右側的三經院



從中門進入即是「法隆寺」西院伽藍,是現存最古的木構建築所在,中間為大講堂、右為金堂、左為五重塔,四周迴廊圍繞。 西院保存有大量自飛鳥時代的繪畫、雕刻、佛像等國寶等重要文化遺產,所以進入西院需購票入場,且有很多地方是不准拍照更是嚴禁火源的地方。



西院伽藍的大講堂內安置了藥師三尊像和四天王像,是平安時期的國寶。



西院伽藍的金堂,內供俸有釋迦三尊像、藥師如來、四天王...等,其中釋迦三尊像的釋迦牟尼雕像聽說是按照聖德太子臉部肖像所刻。



法隆寺金堂釋迦三尊像。



西院伽藍的五重塔,是日本最古老的塔,塔上的九輪插有四把鎌刀,一說鎌刀是為了封住聖德太子怨靈而設。



西院伽藍的迴廊。



了西院往東院方向你會來到聖靈院,此處供俸的即是聖德太子。



在聖靈院後方有平安時代就開始用作僧侶用餐的日本最古老食堂。



再往東院前行映入眼簾橘色建築,即是飛鳥時代建築風格的大寶藏院以及百濟觀音堂,院內仍是陳列相當豐富國寶。



出了大寶藏院以及百濟觀音堂,回到這條貫穿東西兩院的「築地塀」通道,這條「築地塀」通道也是劃分法隆寺神域的通道。



法隆寺「築地塀」受到風和雨的輕微影響,變成條紋狀,已成為法隆寺歷史景觀的重要景緻。



在經過「築地塀」通道進入東院時,你會碰見東大門也被稱為「中之門」。



從東大門進入法隆寺東院伽藍即可看見,以八角圓堂「夢殿」為中心四周環繞迴廊迴、禮堂、繪殿及舍利殿、傳法堂。



八角圓堂「夢殿」其名稱由來據說是聖德太子居住在斑鳩時,曾夢見菩薩在夢中回答他經典上的問題,後人即仿照傳說中的太子居處的樣子而興建了「夢殿」。



法隆寺因地處偏郊區,又因周遭並無新興都市高樓建設,進入佔地廣大的「法隆寺」給人感受像是回到「平城京時期」,一次看見日本或說是世界最古老木造建築群,算是熱愛日式木造古建築旅人最佳選擇,有機會到訪「奈良」可別錯過這個日本第一的世界文化遺產。



● 關於「法隆寺」更多的寶物 法隆寺在1878年將貴重的寺寶300多件獻給日本皇室,獲得一萬日元的賞賜,也因由皇室的援助,7世紀的伽藍堂得以維持,而現在這批寶物存於「東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內,也因此現在探訪「法隆寺」,只能見識到當時的木造建築群及部分寶物,而想看大批寶物就得到「東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2019到訪博物館時是無料進場。


● 到訪「法隆寺」交通(此圖截錄法隆寺官網) 「法隆寺」最近的車站是関西本線(大和路線)上的JR「法隆寺駅」,「法隆寺」距離「法隆寺駅」有20分鐘的路程,大約與「奈良車站」至「東大寺」距離相當,從車站走出去後沿著指標一直順路探訪即可到達。


|延伸閱讀




  • Instagram

Instagram

一個人的旅行記遇
2025標準字黑.png
© 2015 HUANGBERT 部分圖文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一個人的旅行記遇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