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日本 青森縣 白神山地十二湖

作家相片: HaisenHaisen

彷彿與「阿希達卡」有的約定,走在幾乎不受人為影響的世界最大原生櫸木林「白神山地」,感受「もののけ姫」的森林日常。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山毛櫸樹林及保留了彌足珍貴的原生態系統

白神山地占地遼闊,橫跨青森縣與秋田縣之間,約13萬公頃的廣大山岳地帶,其中因為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山毛櫸樹林及保留了彌足珍貴的原生態系統,於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也是日本國定公園。其中除了原始森林生態系統外,在山地中散佈著大大小小湖泊,以湖泊為中心設有自然景觀步道,而最出名的算是從大崩山的山頂眺望,可以看到散佈在白神山地中的33個湖泊,簡稱十二湖。

十二湖是日本青森縣深浦町的湖泊群總稱,位於白神山地一角,構成湖泊的原因是1704年能代地震,導致崩山山體斷層因地震之後形成的堰塞湖,其中又以「青池」最為聞名,其實個人覺得是「清池」的距離最親民所以聞名,(青池離車站最近)。



在清澈池水中演繹著自然色彩變化,秘境之湖「青池」。

秘境之湖「青池」,池面面積並不大,但池水清透度深達9公尺如鏡,而池水彷彿是被注入青藍墨料般呈現出晶瑩剔透感,能直接透過青藍色的池水看到沉浸在9公尺池底櫸木枯枝及落葉,而櫸木枯枝及落葉隨著時間演變,在清澈湖水下演繹著自然色彩的變化,當光線穿越林間灑落直射水中,配合著風動樹枝所產生的光影倒映成趣,你即會知曉眾人為何想要目睹「青池」的風采,令人不禁嘆息。



個人抵達「青池」的時間是正午時分,當地店家跟來旅遊客人說,青池最漂亮時刻是正是正午時分,陽光直射入林,直達池水使之更為清澈。



日本名水百選的「沸壺の池」。

最靠近奧十二湖巴士驛俱特色的湖除了「清池」外,再來就是日本名水百選的「沸壺の池」,「沸壺の池」湖水色澤比較內斂又神祕,看過使人驚艷「青池」後你便懂得「沸壺の池」的美感,個人是比較「沸壺の池」幽靜神祕感。



而欣賞完「沸壺の池」,可以沿著森林步道往「十二湖庵」的湖亭走,這裡可以欣賞到由「沸壺の池」順流下來的小型瀑流,也可以在「十二湖庵」裡喝一杯「沸壺の池」所沖泡的日本抹茶及日式甜點,而「十二湖庵」旁也有一個名為「落口ノ湖」知名度雖沒有「青池」「沸壺の池」來得高,但坐在「十二湖庵」休憩靜靜的欣賞風起波紋感覺也順道解了行旅的疲累感。



從十二湖(電車)驛到奧十二湖(巴士)驛,其實還會經過「王池」「越口ノ池」「雞頭場ノ池」,只是較不具特色,往往被遊客忽略了!



除「青池」「沸壺の池」這些具特色湖外,白神山地規劃有多條健行路徑,可以探查個湖泊享受當初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最大原因「世界最大原生櫸木林」的包覆,走在林間等海風穿越路森林所帶來的涼意。(但如果你前往更深入原生櫸木林,建議您可以聘請當地導遊較為安全;而欲前往白神山地登山者需注意,每年11月底至4月底是禁止進入)




喜歡在森林中散策一直是個人偏好,「白神山地」的森林有個獨到之處「傍海」,當海風直接吹入森林中,窸窸窣窣的風聲夾雜穿越森林,彷彿在告訴你「風」他即將到來。沁涼的感受包覆你的體感溫度,在盛夏的林間散策旅程中,不由地會想停下腳步迎接他的到來。在林間有著「深呼吸」的標示牌,通常是林間最適合休憩,等待舒緩你疲倦感的「風口」。其實我是跟著前面那對旅人老夫妻做動作,才體會這塊標示牌的意義。



● 分享記事本 - 日本人自喻一生都得搭一次的「五能線」。

前往白神山地十二湖最便捷方式,當然是搭乘所謂「日本人一生都得搭一次的「五能線」」前往,「五能線」上的電車分「普通」及「白神號等三輛特別列車」,通常大家會選擇「白神號等三輛特別列車」,因為車體設計有大型觀景窗,而且空間寬敞可將大型行李箱放置在你座位前方,除了可透過大型觀景窗欣賞沿途的海岸風景外,當列車停靠「千疊敷站」時也會特別停靠15分鐘,讓旅客可以下車拍照吹吹海風。

圖片來源JR東日本ホームページ



前往「不老不死溫泉」泡個露天風呂,解一下散策疲累感

如果你是從青森往秋田行,一定會先經過「ウェスパ椿山駅」也就是最靠近「不老不死溫泉」那一站,記得如果你當日不是想住宿「不老不死溫泉」旅店可以先前往放置行李外,建議可以先前往「十二湖站」展開你的「白神山地-十二湖」之旅,走累了再回頭搭乗巴士,前往「不老不死溫泉」泡個露天風呂,解一下散策疲累感。但記得不管到哪,先看下一班車或預定下個行程車程時間表,否則你有可能錯過當日前往目的地的最後班次!

圖片來源青森縣觀光資訊網站



● 分享記事 - 特色美食

這是在十二湖駅商店有販售的「青池ソフト」是以清池為主題的霜淇淋,喜歡的可以嚐嚐看,味道沒特別,只是感受一下旅遊獨有美食氛圍。


|延伸閱讀

  • Instagram

Instagram

一個人的旅行記遇
2025標準字黑.png
© 2015 HUANGBERT 部分圖文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一個人的旅行記遇
bottom of page